法理学乃法律思想之凝结,殊难以教材形式编写之。从根本上讲,法理学思想散见于历代思想家们的论著之中,而一切所谓法理学教材只不过是对这些论著之思想的复述和整理。自然,《法理学(第4版)》也是这样一种复述和整理的产物。为引领学生进入法理学思维之门径,本教材在结构安排上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尝试。每章正文前列名言、警句若干,意在让学生借助智者们的微言大义把握所涉主题之要旨。正文内时而插入一些“案例”,欲帮助读者直接感受生动的社会生活事实之中所蕴涵的法学道理。每章学习完毕设计多少不等的“研习活动”,旨在激活学生对法理学理论和问题讨论的兴趣,试图使参与思考、分析和讨论的每个人都能够共享法理学智慧、方法和技术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但愿这样的方式逐渐为学习者适应,并产生编者无心插柳而柳成荫的奇妙效应。
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我国的法制建设及相关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修改。本书分为三编,分别为法学基本概念、法律的运行和社会中的法。每章正文前列名言、警句若干,意在让学生借助智者们的微言大义把握所涉主题之要旨。每章后设计多少不等的等的研习活动,激活了学生对法理学理论和问题讨论的兴趣,并使之思考、分析和讨论法理学的智慧、方法和技术。本书具有完整清晰的理论体系,同时辅以案例,让读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本书共三编十六章。详细阐述了法学基本概念、法律的运行以及社会中的法。重点讲述了权利义务与责任、法律关系、法律行为、立法执法与司法、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法律渊源、法律效力等法理学知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本书特色:1.每章正文前列名言、警句若干,意在让学生借助智者们的微言大义把握所涉主题之要旨。2.正文内时而插入一些“案例”,欲帮助读者直接感受生动的社会生活事实之中所蕴涵的法学道理。3.每章学习完毕设计多少不等的“研习活动”,旨在激活学生对法理学理论和问题讨论的兴趣,试图使参与思考、分析和讨论的每个人都能够共享法理学智慧、方法和技术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但愿这样的方式逐渐为学习者适应,并产生编者无心插柳而柳成荫的奇妙效应。
舒国滢,男,1979年入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学习法律,1986年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法律系法理学教研室工作。1993-1994年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进修法哲学和法社会学。1995年首批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哲学,法学方法论,法美学。精通英语和德语。
个人简介
舒国滢教授长期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授课工作,先后讲授《法理学》、《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西方法学名著选读》、《现当代西方法学专题研究》、《法学方法论》等课程,培养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15人,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其采用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授课内容深入浅出、高屋建瓴,深受学生爱戴。2002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五十周年校庆期间,经过学生评选和学校遴选,其分别获得“最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称号和“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
舒国滢教授在法学研究领域著述丰富。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译著4部,与人合著论著5部,主编大学法科教材10余种,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司法部重点课题、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等部级研究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经费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参与组织创办《法哲学与法社会论丛》(1997年),组织《当代德国法学名著丛书》、《西方法哲学文库》等大型翻译工程。
舒国滢教授通晓英语和德语,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法理学家(如英国约翰•菲尼斯、德国的罗伯特•阿列克西、日本的铃木敬夫)素有交际。其治学严谨、追求创新,注重文字表述的简洁优美,自成一家风格。1995年发表《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填补国内该项研究空白,得部级科研一、二等奖励多项。1999年发表《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2000年出版文集《在法律的边缘》,2001年发表《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充分展现了在法哲学、法美学研究上的才华,报章多篇书评称赞其文字及思考“空灵”、“隽永”、“雄浑”、“飘逸”。
2002年翻译出版德国当代法哲学家罗伯特?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填补了德语法学文献翻译上的多项空白。
舒国滢教授主张从美学的观点考察法律,在“法美学”上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曾提出“司法的广场化”与“司法的剧场化”之分析范畴,倡导大众化与法治化关系之研究,认为中国未来的法治建构,很好地将两方面的经济、政治资源利用起来、统一起来这个思想被学界称为“政府社会互动的法治模式”。
任职情况
兼职: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比较法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法学会理事
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欧美同学会会员
外交学院兼职教授
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
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政府立法专家
外交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
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
外交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政府立法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比较法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法学会理事
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欧美同学会会员
外交学院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及主要讲授课程
研究领域
法哲学,法美学,法学方法论,法律论证理论。
主要讲授课程
讲授《法理学》、《法哲学与法社会学》、《法学方法论》等课程。
获奖
1995年首批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2002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分别获得“最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称号和“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
《法理学教学与考试模式的改革》,政法大学2004-2006年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9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主编杨一凡、陈寒枫,本人参与编写,199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
“法理学分段教学体系与研究”(司法部第一届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者有白晟、刘金国等,1998年7月10日)
《中国法治建构的历史语境及其面临的问题》(政法大学1996-98年度宪梓科研二等奖,1998年10月16日)
《西方法治的文化社会学解释框架》(政法大学2001年度校庆论文一等奖,2002年1月)
教育部法学主干课程教材《法理学》(2002年9月获得全国教材一等奖)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法理学》(2002年9月获得全国教材二等奖)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 年12月)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政法大学1995-96年度宪梓科研一等奖,1996年6 月13日)
《“法”的界定:一个世界性的法学问题》(司法部直属院校“八五”期间优秀论文奖,1996年12月)
《权利的法哲学思考》(政法大学1994年度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1995年2月)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983年政法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刑事法律关系初探》(1985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优秀论文三等奖);
《法律规范的几个理论问题》(1988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科研论文荣誉奖);
《略论国家的法律人格》(1992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科研论文二等奖)
科研项目
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题库研究与建设”部级课题项目:“法理学学科题库建设项目”《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整》,国家社会基金重大课题资项目(《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整一般理论》)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第14号(2004-2007)80万元(子课题《法制现代化原理》负责人)
《现代立法理论与立法实践》(全国人大课题,2004年2月-4月“现代立法理念”子课题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课题》(中国政法大学重大课题,2003年“《宪法》序言修改课题”子课题参与人)
《法理学教学与考试模式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教学改革项目
《法学方法论问题研究》(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2002-2005年.)
《法论证理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参与人,2001-2004年)
《近现代西方国家法治理论与实践》(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96-2000年)(任课题负责人)
《中国法治的建构:一个多相度的分析》(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项目,1995-2000年 )(独立承担)
《国际人权法手册》(奥斯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合作项目,挪威政府资助,1998-2002年12月 )
《中国法理研究》(司法部重点课题,1986-1988年)(参加人)
《计算机立法研究》(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课题,1990-1992)(参加人)
《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研究》(中国法学会“八五”重点课题,1990-1994)
《法律符号学与法律语言哲学研究》(1999-2000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资助中青年课题)
《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翻译计划》(1999-2006年)德国学术交流委员会(DAAD)资助。
主要著作
《法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法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法理学》(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政府法制通用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7月
《司法考试大纲》,法律出版社,2005年5月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译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指南》(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
《法律基础》(修订版),北京出版社,2003年8月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法律论证理论》(译著),法制出版社,2002年12月
《国际人权法教程》(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